多种业务协议模拟发送和接收软件是用于网络性能监测系统配套的测试软件。可以模拟发送4种业务协议和NTP协议数据包的软件程序,用户可以设置通信协议类型、应用层包长、发送包频、发送次数等参数。软件由2个程序组成,分别是发送程序和接收程序。
发送程序可以灵活设置发送速率低于100包/秒的低速、低于1000包/秒的中速以及高于2000包/秒的高速发包;应用层包长可以设置为符合RFC-2544性能测试标准要求的64、128、256、512、1024等字节长度要求的数据包,还可以发送超过1544字节直至65500字节的分片数据包。发送程序更重要的是发送符合业务协议的数据包,设置BID、MID等参数,在应用层中自动填充发送时间、包序号等数值,以便检验网络性能监测系统对业务协议的接收处理能力。
接收程序可以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统计,包括:总包数、丢包数、总字节数、接收总时间、包频等参数,还可以解析应用层的当前包序号、包内时间、BID值、MID值等。用于对业务协议的验证。
一、协议简介
业务协议-1为应用层协议,在用户单位业务网大量使用,其传输层协议为UDP。
业务协议-2为应用层协议,是一种实时传输协议,用于传输语音和视频图像,其传输层协议为UDP。实时传输协议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该协议借鉴了国际标准的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它是由IETF的多媒体传输工作小组1996年在RFC 1889中公布的,后在RFC3550中进行更新。实时传输协议(RTP)为数据提供了具有实时特征的端对端传送服务,如在组播或单播网络服务下的交互式视频音频或模拟数据。应用程序通常在 UDP 上运行 RTP 以便使用其多路结点和校验服务;这两种协议都提供了传输层协议的功能。
业务协议-3为应用层协议,是用户单位业务网中自定义的通信协议,其传输层协议为UDP。
业务协议-4为应用层协议,是用户单位业务网中使用的另外一种实时通信格式,其传输层协议为UDP。
NTP协议是遵循国际标准的网络校时通信协议,在用户单位业务网中用于时间校准。其传输层协议为UDP。
二、主界面介绍
发送程序启动后,只有一个主界面如下图:
包括各种参数,依次说明如下:
本机IP:在通信协议中使用的本机IP地址。程序自动读取本机的IP地址。如果发送方有多个IP地址,需要选择设置用于发送的地址。例如:多网卡必须选择一个。在笔记本电脑中,通常会选择无线网卡还是普通网卡。
源端口:在UDP协议中使用的源端口。程序会绑定此端口进行发送。
目的IP:发送到目的IP地址。如果是本机测试,可以设置为127.0.0.1。建议填写真实的IP地址。如果对方没有合适的接收程序,对方计算机会返回一个ICMP包,提示未找到指定的端口。这样会产生双倍的流量,即发送100个数据包,会返回100个ICMP包。
目的端口:在UDP协议中使用的目的端口。程序会将数据包发送到此端口。
应用层协议:选择应用层协议格式,程序可以支持4种业务协议和NTP协议。
发包数量:模拟发送的数据包数量。0表示连续发送。
包频(包/秒):模拟发送的数据包频率,表示1秒钟发送的数据包数。程序支持快速每秒数千个的快速发包,也支持每秒几个的慢速发包,以及几秒发送一个数据包的极慢速发包。目前,在用户的业务网中使用的包频通常是1000包/秒以下的包频。还有1秒1包的联络包,以及少量2秒1包的业务包。
应用层标志BID:在业务协议数据包中用到的BID值。用于测试。
应用层包长:设置发送的业务层包长,应当大于包头的长度,例如:业务协议-1的包头长度32。在业务网中大量使用的是256至512字节的中等长度包。也有图像数据包长超过1514字节的,在传输中会分包。在模拟发送程序中,也模拟分包情况。
填充:用输入的字节数据填充应用层的DATA部分。
任务标志位MID:设置模拟发送的MID字段。
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发包”按钮就可以发送数据包了,按照指定的速率发送;在发送过程中,随时可以点击“取消”按钮终止发送过程。